收藏本站 正规一清POS办理_诚招全国代理

征信极简史



在这个魔幻的年代,怎么强调征信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征信是杠杆的地基,地基不稳,山摇地动,对于那些会正确使用杠杆的人来说,征信就是梦的翅膀。
“征信”的释义
“征信”一词最早出现在《左转·昭公八年》的“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大白话就是:君子说的话,言而有信,言之凿凿,诚实守信,有理有据,因此,怨恨不满都会敬而远之。“信而有征”的近义词是有凭有据、千真万确。
古中国研究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古希腊研究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古印度研究人和神之间的关系,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重视诚信,关于诚信的典故更是数不胜数。
民无信不立。--论语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子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屈原
......
诚信是一种品质,看不见摸不着,本文说的“征信”是一种评估机制,在金融领域中,建立在信用和诚信之上,通过依法采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并对外提供信用报告、信用评估、信用信息咨询等服务,帮助金融机构等征信使用者进行判断、控制信用风险,进行信用管理的活动。
我国的征信行业起步较晚,直到民国初期,才把“用于金融领域做信用调查的过程”,叫做征信。
如今,每个人都是社会人,都离不开银行等金融机构,买个房、贷个款、办个信用卡,都需要查询个人征信,征信已经覆盖了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没有了金融机构,就像鱼儿没了水,鸟儿没了翼,狗儿没了鼻,金融机构就是个人逆袭的加速器。
金融机构和个人之间的桥梁就是征信,征信就是一个人的金融简历,一份漂亮的简历会让金融机构笑得合不拢腿,一份渣渣的简历会被金融机构关进小黑屋。
征信极简史
一、欧美征信发展简史
1、欧洲
早在古罗马时期,官方就开始集中登记那些不守信用的人,并限制这些失信者的借贷行为。
现代征信的雏形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随着城市的发展,商业的繁荣,为了解决商业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特别是早期信贷活动的出现,对借款方的信用调查显得尤为重要。
15-18世纪,为了应对各种商业活动的需要,在欧洲催生了中世纪律商、商业行会征信、公共信贷征信等各类征信机构。
现代征信起源于英国,相传,由于工业革命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人们喜欢定制各种礼服出席各种社交活动,但是总有少数客户在定制礼服后,由于种种原因又不要了,甚至跑了,做裁缝的那群人很生气,为了自我保护,就把这些跑路客户的名字记在小本本上,并在业内共享,这才是世界上最早的共享经济啊,小黄车共享充电宝啥的都是弟弟。
在1803年,这些裁缝相约咖啡店喝咖啡,顺带成立了伦敦互助交流协会,目的在于定期共享违约客户的名字,谁违约,谁就被钉在黑名单上,让黑户喊破喉咙也没人理。(《金融隐私—征信制度国际比较》第二版,作者尼古拉·杰因茨,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1830年,世界上第一家征信公司在英国伦敦成立。
1852年,英国设立信托等有限公司,用于登记法院对欠款人的判决记录。
1934年,在希特勒登上人生巅峰那年,世界上第一家政府公共征信机构在德国成立,并要求银行向征信机构上报客户的信贷交易信息。
2、美国
英国的征信业是针对个人欠债发展起来的,而美帝的征信业却是针对企业负债发展起来的。
在19世纪北美大开发时期,融资主要靠贸易公司的赊销,但是,十个美国九个骗,总部设在纽约港,于是,有人开始专门收集贸易公司赊销(贸易信贷)中的债务人信息,然后提供给作为债权人的贸易公司,以作为其管理赊销业务的参考指标。
1841年,在美国诞生了美国历史上第一家征信机构,纽约商人Lewis Tapan为了寻找优质客户,开始建立客户跟踪网络,创立了商业信息服务所(邓白氏的前身),如今已发展成为了全世界最牛叉的征信公司之一。
一百多年过去了,欧美各国的征信制度已经非常成熟,形成了政府公共征信、市场私营征信和两者皆有的混合征信制度,为解决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承担着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
二、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征信发展简史
在中国历史上,征信机构的雏形在元朝就出现了,这家叫百跑堂的征信机构,专门为各路商人提供各种商业信用调查。
因为元朝的商业活动弱小可怜无助,老百姓都忙着种田养鸡,一辈子活在“熟人关系社会”的小圈子里,只有极少数人做买卖,所以,百跑堂可谓生不逢时。
历代封建王朝都在重农抑商,士农工商感受下?
正因如此,中国的商业没有发展壮大的土壤,导致征信行业的发展及其缓慢,一直处在萌芽之中,毫不夸张地说,这玩意萌芽了大几百年,比哪吒在他妈肚子里待的时间还要长200倍。

直到晚清时期,盛宣怀开立了中国第一家私人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加上清朝政府亲自动手创办的户部银行(1908年改称大清银行)和交通银行,中国的征信业才摸到了入行的门槛--当时的银行业兼职从事征信业,各家银行各干各的,各自对客户进行征信调查。
1915年,国民政府发布的《银行业公会章程》规定:“征信所是银行公会的应办事项之一”,直到此时,“征信”两字才被广泛地接受为“信用调查”的同义词。
1928年,天津发生了一件震惊民国银行业的金融诈骗案,顺带引发了一场金融危机,这是中国征信发展史上的转折点。
成立于1918年的天津协和贸易公司拥有非常强大的背景,总经理祁乃奚出手阔绰,广交朋友,拉拢了一批社会名流为公司站台,段祺瑞的女婿、天津名流严修的孙子、交通银行董事长王正延的侄子王恭宽等都在协和公司任职。
另外,协和公司高薪聘请了一批具有留洋背景的员工,安排小车接送高级职员上下班,这波土豪操作直接甩开当时的华资商行三条街。
通过一系列凤变冰的骚操作,祁乃奚把协和公司打造成为一家“为梦想而窒息”的公司,并用虚构的仓库舱单作为抵押凭证,找多家银行和钱庄借钱,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旁氏操作维系着协和公司的海市蜃楼。
1928年的一个周六下午,客户到协和公司提取1万元现金,协和公司居然拿不出来,这件事引爆了协和骗局。
东窗事发后,协和公司造成了900万的坏账,这在当时是个天文数字。
这件事直接引发了一场金融危机,导致德华银行、天津中原银行、中法银行、远东银行的在华账房和六家钱庄倒闭,中南、金城、盐业、交通、兴业银行等十余家银行蒙受损失,顺带诈骗了当时的花旗、汇丰、中华懋业银行等外资银行。
但是,也有机智的银行提前开溜了,当时的大陆银行和中国银行比较犀利,通过明察暗访,发现了协和公司的猫腻,中途下车,提前把贷款收了回来。(《远离“信用”黑名单:征信知识读本》,出版方: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这个操作手法,是不是似曾相识?像不像那个下周回国的贾会计?
受到这起金融诈骗案的影响,民国银行业表示:从今往后,我们不能各干各的,咱得联合起来。
1932年,中国征信所在上海应运而生,挂牌成立,股东包含中国银行、浙江实业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交通银行、浙江兴业银行等,这是一家非盈利的民间征信机构。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全国一盘棋,中国征信所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在被人民银行接管后,中国征信所退出了历史舞台,从此,中国的征信行业暂时退出了历史舞台。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征信发展简史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商业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重启征信制度迫在眉睫。
1987年,外经贸部(商务部前身)设立信用管理处。
1990年,央行出台《关于设立信誉评级委员会有关问题的通知》。
1992年,北京华信商业风险管理有限公司成立,这代表着新中国的征信制度建设之路正式起航。
1997年,央行立项搭建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
1999年6月,央行批复同意上海开展个人消费信用信息业务试点,同年9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批示“个人信誉公司统一在上海试点”。
2000年6月,上海资信公司牵头成立的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正式开通,这个系统汇集了15家中资商业银行的110万个个人信用信息,并出具了我国第一份个人征信报告。
2004年2月,央行启动了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工作,2004年12月,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入了15家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8家城市商业银行,并在重庆等7个城市的试运行。
2005年8月,个人征信系统已和全国所有中资、外资商业银行和部分农村信用社联网运行。

2006年1月,全国集中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成并正式运行,同年7月,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升级成为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2009年10月,央行发布《征信管理条例》,进一步增强了征信管理立法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征信立法质量。
2011年,2011版个人征信报告系统正式上线
2012年9月,四川、江苏、重庆三地用户可通过网络端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并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个人网络自助查询服务
2014年,征信中心正式立项开始二代征信系统建设,并在2018年开始试运行,先上核心系统,再上周边系统,最后再上外挂系统。

截至2019年年底,央行征信系统收录了10.2亿自然人的信用信息。

截至2019年底,央行征信系统接入3737家各类放贷机构。
2019年,个人征信报告被查了24亿次,日均查询量达657万次。
2020年初,二代征信系统正式对外运营,该系统比一代征信系统所展示的内容更为详实,有助于金融机构加强信贷风险管理。
2020年11月,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由央行征信系统已经成为全球覆盖人口最多、收集信贷信息量最全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
四、中国民间征信的发展简史
1、央行征信不是万能的
中国的官方征信是央行征信,是由央行牵头发起,由各大金融机构参与建设的征信系统,你懂的,央行的指挥棒能震得住各大金融机构,但是,出了金融界,央行就不灵了。
1)跨部门合作的动力不足
央行征信中心具备鸿鹄之志,很想把征信系统建设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覆盖的征信系统,但目前,征信系统收集的信息,99%都来自于金融领域,收集的信息覆盖面较窄,影响力局限于金融领域。
央行征信报告收集了个人基本信息、信用贷、抵押贷、公积金等信息,这些信息由金融机构上报和维护,这些信息很容易就收集上来了;征信报告还给相关政府部门、水电燃气部门、电信运营商等机构留了位置,但这些部门却缺席了。

主要原因是两个:
一是数据本身不具备上报的客观标准,如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客观性、严谨性等。
二是非金融机构没有动力向央行征信上报数据。
一家机构向央行征信上报数据的前提是央行征信和各部门/机构一对一沟通,并建立合作关系,显然,非金融机构觉得央行征信的数据对他们来说没啥用,比如,你说法院把判决信息上报到央行征信,对法院来说,有啥用?难道法院在判案之前先查一下征信?
所以,非金融机构不想跟央行征信搭上线,一旦搭上线了,徒增工作量,干好了没人夸,干得不好还得挨批。
2)央行征信自身的局限性
央行征信对信息收集的领域不可能具体到方方面面,央行是金融界的老大哥,但是,世界那么大,还有很多领域是央行征信没能力涉及或者不想涉及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的经济形态和交易领域不断地涌现,出现了很多和传统金融活动不一样的新业态,这就给民间征信机构留下了大量的空白市场。
3)信贷市场需求的多元化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P2P等网络贷款需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消费信用贷的市场规模迅速崛起,央行征信已无法满足多元化的市场信贷需求,在不同的消费场景下,需要对借款人进行差异化的甄别,这就给商业征信机构留下了巨大的机会。
互联网企业利用自己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优势、客户信息和行为偏好等,进行大数据分析,提供网络贷款产品,比如,蚂蚁征信(支付宝)和腾讯征信两者之间的征信评价体系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是由企业自身的性质不一样而导致的。
2、民间个人征信机构的发展
事实上,市面上有一堆民间商业机构在干征信的活儿,在这里也给大家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2019年,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目前市场上大概有几十万家市场化机构从事征信业务,有些有牌照,有些没有牌照,有些甚至打着信用的名义在做征信业务,下一步将对这些机构进行治理。
1)百行征信

国内最大的八家民间商业征信机构分别是:芝麻征信(支付宝)、腾讯征信、拉卡拉信用、前海征信(平安集团)、中诚信征信、鹏元征信、中智诚征信、华道征信,都跟国内的金融机构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关系。
这八家征信机构虽然一直干着征信行业的事儿,但是,一直以来都属于无证经营,这也体现了政府对前沿行业发展的宽容和支持,不管白猫黑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待到行业发展壮大了,再出台各种规定,框进监管体制内。
2015年1月,央行印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公布了首批获得个人征信牌照的8家机构名单,毫无疑问,就是上文提到的这8家机构。央行给了这8家机构半年时间,做好开业准备。
2017年4月,央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万存知表示,“8家进行个人征信开业准备的机构,目前没有一家合格。”
他讲了三个“没想到”。
第一个没想到的是,刚起步就碰上互联网金融整顿,互联网金融整顿到现在还没结束,互联网金融业态不稳定、不定型,在这个领域做征信业务怎么做?是需要研究的。
第二个没想到的是,没想到社会公众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空前高涨,对8家机构要求更高了。
第三个没想到的是,这8家机构实际开业准备的情况离市场需求、离监管要求差距那么大,这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2017年6月,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控股36%,牵头成立了百行征信,其余8家机构各占8%的股份,这就是个人征信领域的联合机构——“信联”。
“信联”主要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传统金融机构以外的网络借贷等领域开展个人征信活动,与央行征信中心错位发展。

2018年1月,央行给百行征信颁发了国内第一张商业征信牌照,有效期3年。

2020年7月,央行征信与百行征信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依法合规、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征信战略、业务、技术合作研究,切实发挥“政府+市场”作用,共同推动我国征信市场繁荣发展。
截至2020年6月底,百行征信在数据库建设方面,已拓展金融机构达1768家,接入数据共享协议签约机构近千家,信贷记录超24亿条,系统收录个人信息主体超1.3亿自然人。
2)朴道征信
2020年12月4日,央行发布《关于朴道征信有限公司(筹)相关情况的公示》,正式受理了朴道征信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
2020年12月25日,央行发放了中国第二家市场化征信牌照,这张牌照发给了朴道征信公司,注册资本10个亿,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占股35%,京东占股25%,雷军的小米和北京旷视分别占股17.5%,北京聚信优享占股5%。
朴道征信表示,除了信贷类数据之外,将进一步丰富替代性数据来源,将传统金融服务难以覆盖的“长尾客户”作为重点客群,着力解决消费信贷、普惠金融、商业信用、社会治理等领域的信用风险。
朴道征信背靠国资,含着金钥匙出生,果然是背后有人好办事,只花了短短21天就拿到了中国第二张市场化征信牌照,而当年的百行征信可谓是历经千辛万苦才获得苟活于世的出生证。
3)征信业的春天若隐若现
从2015年起,央行就开始探索个人征信市场化的问题,2018年发了第一张市场化征信牌照,2020年发放了第二张市场化征信牌照,那么,可以预期的是,个人征信牌照将有望逐渐放开,个人征信市场的发展春天已若隐若现。
尾声
正儿八经的征信行业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一百多年,在中国,征信业也已发展了20多个年头,如今,大几亿的社会人都跟金融机构发生了借贷关系,了解征信,利用征信,是每个经济人的必修课。

你的征信,很值钱。
(未完待续)
全文完,如果觉得不错,随手点个赞和“再看”吧

这里有一张额度100000元的卡等你来拿(如无法办理,请加我微信)文章合集丨百万信用额度养成那些被玩坏的征信,余生请多关照
央行征信迎娶花呗,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面对疾风吧,请笑迎民生的40米大刀
老实说,刷卡机这玩意会消失吗?
武汉极强至极科技有限公司_银盛通_畅捷通_小陆_电银通代理_银盛通代理_瑞银信代理_超级码代理_极强科技_13125071906 https://www.payatp.com/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

*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13125071906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