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银行好提额活动多权益足?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信用卡!
一、前言
上一篇主要讲了如何最大程度的美化征信报告,维护良好的信用记录。有些网友提出,其实不必如此大费周章,不逾期其他的都无所谓!这话对也不对。我一直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但是想打出来的铁硬度高强度大就不能不掌握一些技巧。
简单打个比喻吧。假设银行批贷批卡参考的有个确定的分数,假定满分1000。注意这个分数跟上一篇中提到的数字解读不同,数字解读太过客观,极有可能你的分数会高过王思聪。所以参考分的组成大抵是个人资质占一半,征信占一半。那无逾期可能最多拿到的分数只能是征信那一半的一半,也就是250顶天,较低的负债率再加100分。如果个人资质优秀算能达到400,那自然多数的卡都能下来。但是我们很多人资质达不到400,有的甚至只有200,那要想及格下卡,下自己心仪的高分卡,就需要美化征信其他信息来加分。
那怎么选择自己心仪的信用卡呢?高分卡就一定是好的吗?低分卡就该被摒弃吗?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信用卡的选择。
二、选择合适的银行,合理的银行申请顺序
国有银行增加到6家,商业银行12家,再加上常见的4家外资银行和遍地的地方性银行,大大小小至少有二十几家,每一家银行都有各自的特点。
年轻化的招交活动不断,老成的中建海淘无人能敌,野心勃勃的浦发,老态龙钟的老农……当然我们无需二十几家银行都要去申请,估计也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个超凡的成就。我们要做的是选择最合适的银行,合理使用信用卡,给生活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什么样的银行才是最合适的呢?我觉得需要参考以下几个标准。
一、选择有财务往来的银行。
二、选择容易提额的银行。
三、选择活动多权益足的大银行。
当然,由于存在个别银行介意过度授信、多头授信,我们不得不认真考虑申卡顺序。
财务往来
第一张信用卡强烈建议申请与自己有财务往来的银行。因为你是白户,征信报告是空白的,银行完全无从了解你,没法判断你的信用记录,放贷批卡都是要冒很大风险的。这里插一句题外话,如果你确实是白户,我强烈建议你立刻马上去申请一张信用卡。信用卡是提高个人信用是美化征信报告最好的工具。
财务往来比如代发工资银行。这是银行最直接的了解你的收入情况的方式,也能从侧面推断出你的稳定性。如果是党政机关、500强、优质外企等等,那简直是背靠大树好乘凉,你需要在意的只是额度到底能批多高了。
比如房贷银行。房子就是硬通货,是区分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唯一标准,而且房贷是抵押贷,在银行眼里是无风险的长期摇钱树,做了房贷,你就是银行的VIP客户,你就能绕过荆棘直通银行繁华的内心。
容易提额
额度永远是大家最关心的,高额度绝对是身份的象征。上篇也提到,容易提额的银行,额度会随着你的消费逐渐上涨。一张最高授信额10w的卡片,无论申卡或者贷款,都会有不小的优势。
那么哪些银行容易提额呢?来看看各家银行对提额的态度。
各大银行对于提额态度不一。部分银行激活后每个月保持正常消费,多刷多用多线下,6个月可以第一次申请提额,额度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六十不等,各银行不尽相同,也会根据你卡的额度以及你的消费习惯消费金额不同而波动。部分银行,喜欢线下某些特定商户,比如酒吧、旅店、旅游,因为赚得多,还需要你经常分期交保护费,你给他赚钱,他才给你钱花。这也是为什么境外活动那么给力,因为境外的费率高。剩下的部分银行,基本提额困难。当然,如果你有砖你存钱你理财你基金,只要金额足够,那应该没有银行能拒绝你。
提额稳定与你一同进步的:农行、招行、光大、广发、广州
投桃报李让它赚钱才肯搭理你的:工行、交行、民生、花旗
霸道总裁铁公鸡:建行、中行、中信、兴业、邮储、华夏、北京、上海
为什么图中没有浦发?因为浦发是猴子!
随着信用卡竞争的愈演愈烈,加上持卡人的不断探索,其实还是有很多方法可以让铁树开花的。反正我就有几十种方法可以让你的二次发育,小明变姚明困难,但是变成大明还是没问题的。
这里,有必要单独点一下广州银行。很多小众的地方性银行,一般都大力发展信用卡业务,所以申卡相较容易,而且提额稳定。广州银行每六个月一提,每次百分之五十。同时,广州银行还存在着一张快速提额的bug信用卡——广州小白卡。这是一张神奇的小白金,终身免年费,固定额度一月提一次,非常适合打怪升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张卡只能首卡申请,积分不通用,权益不享受,建议单持提额用。
活动多权益足而且大
活动多就不得不提招交了。
招行的10元风暴、周三5折、取现送积分。
交行的最红星期五、境外超红日、周周刷。
还有各种小活动不时的撩动着每一位消费者的心。而且招行交行都是传统大银行,信用卡发卡量全国前列,活动稳定。不要跟我提什么招行的临时公告说改就改!
传统四大行财大气粗,前三大核心业务是公司业务、国际业务、同业业务。所以,信用卡活动不算多,而且批卡难度不小,额度往往会比其他行低。不过这几年也逐渐的往活动和权益转型,比如农行的每周一品、建行的龙卡星期六、中行的延误险和五倍积分等等。除此之外,他们还能带给你全球排名前十的品牌身份、数量相对较多的网点和政策活动权益的稳定性。这是其他银行尤其是地方性银行完全无法比拟的。
综上,首卡:建议选择有资金往来的银行,或者某些下卡额度高提额容易的地方性银行。
二卡加持:招行、农行,派头足活动多提额容易,还介意过度授信。
第三:建行、渣打,超过5行之后下卡比较困难。
第四:交行、广发、光大活动多,工行、中行,四大派头足,浦发、中信、平安参考他行较高额度。
第五:其他。
强调,不存在一条放之四海皆准的申卡顺序,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一样,中意的银行自然各有不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三、申卡三问
银行有几十家,各家信用卡又分普卡金卡白金卡钻石卡,还有御玺无限世界黑卡等等。每种卡年费不尽相同,积分累计规则各异,又对应不同的权益。很多热门文章都从不同角度对值得持有的信用卡进行了分析,表格清晰,数据详实,有理有据,最终推荐的卡片大体就是那么十来张,毕竟持有成本低,毕竟权益正收益,毕竟积分好累积。但是,这些公认的好卡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浦发ae白即便权益接连“温暖升级”,加持逆天的积分转化比加上出色的权益,依旧是独一无二的好卡,但是下卡门槛高,加之砍了一刀的红包收益费时费力不讨好。招行经典白还是依旧经典,权益相比年费堪称业界良心,但是积分难获取,即便生日10倍无脑刷,佛系要刷两万多也是妥妥的被反薅。交行麒麟白建行muse对不出境的人来说就是鸡肋。你中信易小白纵然9倍积分,但是我只线上消费,偶尔的线下买菜还只能微信支付宝转账……不一而足。
所以,这一篇,我思考了好久,还是决定不推荐那些当红炸子鸡,也先不介绍每家银行的头牌花魁。我想从最基本的道理入手,谈一谈信用卡存在的意义。只要掌握了最基本的原理,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握住要领,得到精髓。知道了我们最应该关心什么,才能避免一入卡坑深似海,。
申卡永远是因人而异。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信用卡?首先要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一、我的资质怎么样?
二、我的消费有多少?
三、我的需求是什么?
资质是底盘,决定你的车是否稳定;消费是发动机,决定你车的动力是否充足;需求是方向盘,决定你最终前进的方向。
资质
麦弗逊式悬挂系统还是多连杆式悬挂系统,或者是非独立悬挂系统。这直接决定了你的车是翻山越岭,还是在沙漠里驰骋,或者都市闲适的代步。
信用卡的级别某种程度代表社会层次,这与资质直接挂钩。来看一张建行的等级划分和年费标准。年费大体上可以反映出需要的资质了。
小小职员跟中行没交集,无房无砖,即便你是商旅达人还需要洗牙体检游泳健身,但是长城钻石就是那么遥不可。你是普通的程序员,小孩刚好四岁,每年计划两次带他国内长途旅行,招行每年3600的刚性年费都显得那么平易近人,可是招行对你依旧横眉冷对。你是某机关科员,仗着农行对体制内的偏爱一直强推精粹白屡败屡战屡战屡败……
为什么不换一换思路。申卡前先认真判断自己的资质,看看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材料。
房、车、流水,工作证、职称、他行高级别高额度卡等等。
有了一个理性的判断,再决定是金卡、小白金还是大白金。普卡几乎销声匿迹,顶级的钻石太过高贵。
怎么判断,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不好界定,一般刚大学毕业的同志请自觉对应金卡,工作几年的可以找找小白金,达到如下要求的,那就直接大白金吧。
不过,由于部分银行对白金的理解不同,所以各家白金的价值也不尽相同,申卡难道也是千差万别。下一篇详细介绍。
当然,对于资质一般的我们,也不必太过灰心。初卡不能申请大白,我们可以在认定的银行从金卡甚至普卡开始练级,随着额度的提升,加上优秀的还款记录,更主要的是我们自己也在一天天的进步,终有一天,我们也会推到大白,甚至钻石!梦想还是要有的。
消费
消费包括消费能力和消费方式。
消费能力直接决定你这台发动机是几缸的,动力是否充沛。
银行不是慈善家,不要妄想着佛系刷卡还总能薅到银行的羊毛。只有参与银行的活动,才能达到最好的收益率;而没有对应的消费做匹配,所有的活动收益也会递减。
比如中信9积分,看着很诱人,但是需要消费3笔299,还限商户限笔数限时间限抢兑!比如农行周周刷,分为1000档,3000档,5000档,关键是消费达标只是能够领取一个幸运号码,这个号码的中奖概率是10%,而且这个号码需要掐点抢领。
我们普通人要根据自己的状态跟消费能力来确定自己到底该持有几张信用卡。
请打开现在持有的信用卡官网,拉出过去六个月的账单,统计月均消费额。或者直接临柜打印个人征信报告,查看最近6个月平均使用额度,或者直接计算自己的月均消费能力。
如果这个数据低于2000,那么一张信用卡足矣。因为即便你拥有加成能力最大积分转化比最高的易小白9倍,即便你每次消费都是记积分消费,那么你每个月获得的积分也仅为18k,转化成性价比最高的里程为720里程,全年下来8640,仅仅够一张几百公里内近程的经济舱。
除了消费能力,还要关注消费方式。近几年信用卡发卡量不断攀升,信用卡已经越发的普及,但是移动支付更是铺天盖地席卷全国。目前,微信支付宝已经覆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线下的刷卡消费向线上转移是个不争的事实。
所以,这次请打开支付宝、微信,里面都有一个账单明细,还是以月为单位,统计过去六个月自己的消费情况。这是你线上的消费能力,用上面的数值减去线上便是线下消费能力。
线上消费不看商户,只认你是通过什么方式支付,定为支付宝消费、微信消费等。这也就是为什么可以在生日的时候使用经典白通过支付宝交电费(公益类,银行不给积分)也能拿10倍积分的原因。支付宝、微信是不是有积分,看各个银行有没有相关的活动。
线上消费能力强的可以选择浦发、中行等五倍积分的。另外,如果有境外需求的,无论消费能力如何,都可以备一张海淘卡以备不时之需。
最后,有必要提醒一点,没有收入来源或者消费观不成熟或者自我控制能力差的朋友,请注意谨慎办理使用信用卡,更不要办理多张信用卡。“花钱一时爽,还款火葬场”。虽然信用卡存在免息期,但是免息期一过,便是复利计息,什么最低还款、分期还款,都会让你的经济雪上加霜,很容易陷入还不起卡债的恶性循环,从而严重影响个人信用。
需求
一切的一切,最终都会指向你的需求。这是方向盘,指明了你努力的方向。
比如信用卡可以帮助我们平衡开支,以应不时之需,不叫某个月突然开销超算压力骤增,还不用看别人眼色。
比如信用卡丰富的活动让人眼花缭乱,各种半价美食、免费电影、消费满减,9积分、十元风暴等等,薅羊毛的乐趣总会让人趋之若鹜。
比如信用卡简单粗暴的返利和细水长流的积分累计,常年的境外高比例返现,积分兑换的头等舱,低价的高档酒店,无不让人幸福满满。
比如信用卡的各类权益让人舒心,接送机无需火急火燎的去打车、贵宾厅可以在寒冬喝上一杯热乎乎的茶、延误险在飞机晚点时的适当补偿缓解一下难受的心情。
这满满的福利,是银行对持卡人的信任,需要我们善加利用,从而给生活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但是,还是那句话,银行不是慈善家,天下也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一张信用卡能够适合所有人。每家银行都有自己的活动,每张信用卡都有独特的权益,权益越多,往往需要的资质越高,需要的消费能力也就越强。我们需要做的是认真思考自己的真实需求,筛选出最迫切的权益,然后通过横向比对(不同银行的同类卡)和纵向比对(同一家银行不同卡种),结合上两部分的银行原则以及申卡三问,最终选出适合自己的信用卡。
如此,才能让信用卡为我们所用,才能给生活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四、几点思考
1.关于信用卡,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有天然的优势。申卡时,一张信用卡资质要求相同甚至城市越小反而要求越高,导致下卡难度增大。权益方面则更明显,比如这次银联送给钻石的高尔夫、健身、马术,名单只见于北上广深,而其他的体检、洗牙、spa等,很多地方根本没有。
2.有车能上及时上,莫待无车空叹息。申卡方面比如现在高高在上的浦发ae白,当年网申就给下卡。比如兴业头牌行悠白以前有免费附属卡,年费只需要一半,性价比爆棚。比如广州银行的南航白18年6月份前积分免年费,现在只能刚性。活动方面就更甚了,比如中信9积分从最初的刷3笔99元就可以得到9分权益,到后来3笔299元才能得到一次9分权益,现在又加上了各种限制。比如农行的每周一品,眼见着奖品就不断降级,还多出了很多限制。比如交行的境外超级红……哎,所以,有契合自己的就早点申请,有好的活动就尽可能参加。
3.“你不敢看电影,因为你害怕错过活动;你不敢出去玩,因为你害怕错过活动 ;你闹钟一天设了15个 因为每个整点都有活动……“信用卡可以带给我们品质生活,但终究只是一个工具,权当调节,不是生活重心。五花八门的活动,会占用大量的时间,而这些时间用在工作上或者陪家人才是正途。合理消费,正常薅毛,让信用卡为我们所用,才是玩卡的真谛吧。
4.写到这里,通篇全是干巴巴的理论,没有成为热文的一点要素。行文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要不要推荐信用卡,好像推荐了信用卡才能勾起大家的兴趣,比如这两天首页的19年大热的五张信用卡推荐……
浦发超白?上海?北京农商行?广州农商行?
当然,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年龄、性别、学历、单位、职位、资产、家庭情况、信用记录、银行往来等都不一样,消费能力更是千差万别,需求自然也是不尽相同。不过,我相信大家认真阅读了上面的内容,应该能够自己判断出这五张信用卡的成色,判断是否适合自己了,判断……
5.最后,凛冬将至。银行出于盈利的要求开始进行调控,监管部门也加强了对银行信用卡的监管力度,由此直接导致了现在信用卡政策越收越紧。18年招行、广发、中信、民生等等接连出招,“温暖升级”,紧急公告,红包改变,各种“砍”法让人痛心,神卡褪去光环,大环境风雨飘摇。不过大家也不必过度沉浸在“我简直是错过了一个亿”的感慨中,这是最糟的一年,也可能是最好的一年。银行对用户增量孜孜以求的渴望是不变的,权益的缩水有可能带来的就是门槛的降低,神卡的褪去就会有权益美好的新卡涌现。
五
规则的不断变化造就了信用卡的丰富多彩。一切不考虑资质、消费、需求的推荐都是扯淡,如果非要我推荐几个最值得办的信用卡,那我会摸着心口庄严的告诉你:招行无限、中信无限、广发无限!
用户评论